800名消費者去市質檢院檢測珠寶飾品 近2成有質量問題
800名消費者去市質檢院檢測珠寶飾品 近2成有質量問題
8月8日訊 據市質檢院金銀珠寶檢驗部初步統計,今年年初至8月末,共有1200名消費者來檢測,結果近兩成珠寶有質量問題。其中,問題較多的是翡翠以次充好,其次是紀念幣、琥珀等珠寶飾品假冒等。這些金銀珠寶飾品,多是從旅游景點、珠寶展會及小攤販處購買。
案例一:在國外花7000元買個瑪瑙手鐲不值一千元
今年4月份,消費者王女士出國旅行,她聽說那里翡翠和瑪瑙制品比較出名,就分別花5000多元和7000元買了一只翡翠手鐲和一只瑪瑙手鐲。回國后,她拿這兩個手鐲來檢測。經檢測,翡翠手鐲其實是B貨冒充A貨,根本不值5000元錢。瑪瑙手鐲是真的,但是這個質量,市場銷售價格不到1000元。
市質檢院金銀珠寶檢驗部主任房大民講,從檢測來看,存在問題較多的就是玉石飾品。翡翠一般分為A貨和B貨。A貨質量好,B貨的原材料是質地不好的翡翠,表面上有金屬氧化而成的黑點,為了把黑點去掉賣相好些,多是用一種酸浸泡把黑點去掉。但經過這一步驟后,翡翠也變得脆不結實,這時就通過充膠,讓翡翠看起來更透明,也更堅固,外表更好看,冒充A貨銷售。一些賣家利用消費者不懂玉石,銷售時不提A貨還是B貨,只統說翡翠誤導消費者購買。
案例二:老年人購買假紀念幣逐漸增多
今年8月份,70多歲的消費者張先生來到市質檢院要檢測購買的紀念銀幣,這些銀幣是看廣告后購買的,當時介紹說是銀幣。他購買了2000多元的,這次檢測只帶來了一部分。經過檢驗,這些紀念幣不是銀制而是銅制的。
據介紹,今年老年消費者過來檢測的情況有所增加,反映的問題大多是紀念幣與當時宣傳的不同。這些紀念幣包裝很精致,產品外觀也很好。而一些老年人購買的原因就是看到宣傳得很好,有升值空間等受到誘惑購買,導致上當受騙。
案例三:8000元的“琥珀”擺件卻是塑料做的
今年6月份,消費者李先生帶著花8000元買的重1000多克的琥珀擺件來檢查。這個琥珀制品是他在旅游時買的,當時賣家介紹稱,這個琥珀質地很好,以后肯定能升值,看他很喜歡便宜賣。李先生很心動,一聽便宜沒猶豫就買了。經檢測,這個擺件不是琥珀,而是塑料制成。
近年來,有關琥珀制品的投訴、咨詢也是逐漸增多趨勢。假琥珀多是由塑料制成,有經驗的人從外觀上能看出來,但是沒有經驗的就不好分辨,另一種情況是琥珀制品是由一些琥珀剩余的邊角料制成,當成好質量的銷售。
市質檢院金銀珠寶檢驗部提醒消費者,購買金銀珠寶首飾要到正規店鋪,查看質檢證書,保證所購產品質量。
一件是玻璃仿制的
8月”宣傳日活動舉行。現場設立珠寶檢測、計量咨詢等服務臺,為市民免費檢測。一位市民帶來四件玉石首飾前來檢測,經現場檢測,其中一件為玻璃仿制品。
活動剛開始不久,一位女士帶著三只手鐲、一個吊墜過來檢測。經檢測人員現場檢測,兩只手鐲和吊墜是真的,而另一只手鐲是人工現代仿品,是玻璃仿玉石。看此情景,一名在此圍觀的市民立刻摘下自己的手鐲檢測,檢測結果是天然翡翠,品質還挺好。她說,手鐲是去年在云南買的,想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。檢測沒問題,她也放心了。
據了解,活動現場設立質量咨詢服務臺、標準化咨詢服務臺、特種設備安全咨詢服務臺、食品藥品安全咨詢臺等,為市民提供珠寶首飾、計量設備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檢測和宣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