計量檢測的歷史由來
計量檢測的歷史與由來?
歷史上有兩個朝代雖然在位的時間很短,但是給后人留下了很大的影響。一個是秦朝的國體和長城;二是隋朝的科舉制和大運河。
1、商鞅。
“廢井田、開阡陌”。從度量衡入手,走強兵富國之路。把井田制的1畝地100方步,改為240方步;統一賦稅;管制銅權、銅尺、銅方尺發放各地,統一量制。當時1步約為6尺,1尺約合23.1厘米;斤約合253克,1升約合200毫升。
度量衡中,度是指長度;量是指容量;衡是指重量。
2、秦始皇。
秦始皇吞并六國,統一天下。統一錢幣、統一文字、統一度量衡。發表詔書,相當于現在的法律;管制度量衡器具、加封鑒印,相當于現在的計量器具制造許可制度。仲春、仲秋度量衡全國統一校驗,相當于現在的強制檢定和周期檢定。實施重典、言出法隨,輕則鞭笞,重則株連十族。
毛主席對秦始皇的評價:讀《封建論》呈郭老(一九七五年八月五日)。勸君少罵秦始皇,焚坑事業要商量。祖龍魂死業猶在,孔學名高實秕糠。百代多行秦政法,十批不是好文章。熟讀唐人封建論,莫從子厚返文王。(摘自《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》第十三冊,中央文獻出版社,一九九八年一月版)
3、朱元璋。
朱皇帝殺貪官,整肅計量器具,清查假賬。定出規矩,記賬數字一律大寫。
計量史的啟迪是:計量全部或一部分工作永遠是國家行為,是國家穩定、和諧發展的公器。
計量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
(一)計量與國防
“計量是現代化建設中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基礎。國防計量更是重要。”(聶榮臻)
“質量沒有第二次,計量沒有‘不確定’。”(西昌航天基地、航天航空的豪言壯語)
(二)計量與科技
(三)計量與工業
計量檢測稱為工業的眼睛。
“沒有標準,無所謂質量;沒有計量,無所謂標準。” (質量、標準、計量之間的關系)
(四)計量與貿易
大宗原材料、物料、石油、糧食、礦石等都是通過計量手段來完成貿易和交割的。
(五)計量與節能
“要節約先計量,要節能早計量,要節材用計量。”
(六)計量與民生
“計量關愛著每個人,計量呵護著每一天。”
人的每一天與計量是如此的相伴,人的一生也是如此與計量相連。
(七)計量與誠信
計量的一切都是人為的,人為地設立計量單位,人為確定基本單位的計量定義。正因為計量是人創制的,所以“誠信”是它的靈魂。如果說沒有文化,計量是蒼白的,那么沒有“誠信”,計量是虛弱的。計量應當是誠信的首善之區,誠信是計量的生命。
計量是一門學問,
計量是一類產業,
計量是一份事業,
計量是一項管理,
計量是一種文化。